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加快工业振兴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全力做好结构调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是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部署。改造升级“老字号”、深度开发“原字号”、培育壮大“新字号”,企业是实践主体、动力源泉、成败关键,其思考建议、探索实践、经验教训,值得认真倾听、深入总结。
本报今起开设“进生产第一线 看‘三篇大文章’”专栏,组织记者分赴省内各地,走进厂矿车间,与企业负责人和员工面对面交流,观实景、摸实情、看实效,反映他们在书写“三篇大文章”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。
数千平方米的厂房内,仅有两名操作工,体育平台,十大正规体育平台的包装车间略显“冷清”。一袋袋包装好的糊状聚氯乙烯,静静地在传输带上流动,经检测合格后自动送至机械手臂前,码放整齐、等待运输。
偶尔,警报响起,红灯闪烁,一袋产品被“拿下”,滚落一旁,操作工会为其称重,少添多减,重新包装后放回流水线。“一袋20公斤,不合标准就会报警。”公司董事长孙泽胜指着被检测出来的产品说。
这样的包装车间在沈化有4个,年包装糊状聚氯乙烯20万吨,是该类产品亚洲最大、世界第三的生产基地。
糊状聚氯乙烯主要应用于人造革、汽车内饰等高端领域。以前,这类原料是进口产品的天下,如今沈化已悄然坐上“头把交椅”。特别是在国内一次性医疗级手套专用糊树脂市场,沈化所占份额排名第一,以其为原料的产品遍布全国并出口欧美。
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,从“低利润”到“高附加值”,这家成立于1938年的老化工厂,是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呢?
做好“减”与“加”。2016年新厂搬迁改造后,沈化以壮士断腕的精神,果断淘汰曾经排名“全国第一”但污染重、效益低的化肥、漂白粉等产品,转而将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糊状聚氯乙烯生产规模升级至20万吨,新建了研发中心和亚洲最大的糊状聚氯乙烯中试基地,为新市场研发立项。企业生产牌号迅速增至18个,其中12个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牌号。
用好“软”与“硬”。好产品不仅要有好技术、好工艺,还需要数字赋能、智慧生产。公司投入23.5亿元用于设备更新,花费1800万元引进DCS自动控制系统,斥资3000万元引进ERP管理系统……目前,企业核心装置全部实现计算机集中控制,并向数字化管理升级。
“稳定性对糊状聚氯乙烯来说极其重要,没有比数字化生产线更稳定的生产环境了。”孙泽胜认为。如今,数字化已渗透到沈化的每个环节,成为公司高速发展的关键支撑。
年初新冠疫情突袭,医疗级防护手套专用料需求火爆,沈化糊树脂以过硬品质赢来众多订单,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5.8亿元,盈利2.19亿元,同比增长两倍多。
依靠创新,沈化经历了艰难转身,这也让沈化人对今后的发展坚定了信心。
“明年还有4个新牌号投放市场。”孙泽胜说,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大家都在奔跑,你只有更快,才不会落后。
实践者说
“我们最缺的不是想法,而是技术。”对于创新,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、在沈化工作了26年的孙泽胜深有感触。
孙泽胜认为,辽宁石化产业体量大,但产品附加值不高,尚未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。当前,国际环境日益错综复杂,技术壁垒会越来越高。石化企业要增强竞争力,唯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走精细化、差异化道路,才能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。
“一项关键技术,至少需要10年攻关,而且需要产学研共同发力。”孙泽胜说,辽宁科教资源丰富,但科研与市场对接得不是很理想。要掌握高端技术,必须通过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与科研院所拧成一股绳,避免创新与市场脱节。只要找对了方向,凭借国企多年积淀的人才优势和凝聚力,相信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。